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6|回复: 0

如何把握运动后心率+年龄=17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大地回春的季节万物复苏,人们尤其是退休的一些老年人开始大量的运动,那到底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呢,那就要牢记一个公式,老年人锻炼身体如何把握度记住这个公式:运动后心率+年龄=170
       退休后很多老人都有每天锻炼的习惯,但怎样的锻炼强度真正对身体有利,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事实上,过犹不及,前几天,一位退休不久的老人就因为“急行”三小时而倒地不治。

每天急走三小时不幸过世
       出事的老人姓王,刚过60岁,家住杭州西郊某社区。

退休前,王大伯一直忙于工作,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三坐”中度过的———上班坐、途中坐(坐车回家)和下班坐(回家后还要准备各种工作资料或看电视等),缺少的就是锻炼。于是,一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王大伯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健身计划。

王大伯身体一直挺好,只是人有点胖,也爱抽烟,在健身计划中,健步走成了主要项目。为了达到锻炼效果,王大伯加快了走路的节奏,每天要急速行走三小时,直到大汗淋漓、全身湿透、累得快要趴下才肯停下脚步。

前几天,王大伯在急行三小时后回到家中,只轻轻说了句“我有点不舒服”,便倒地不省人事,在送医途中停止了心跳呼吸。据医生推断,王大伯的死亡很可能是心源性猝死,促发原因是突击性锻炼引起的心脏过度疲劳所致。
      登山时膝关节负荷7倍于体重

65岁的李大妈患关节炎很多年了,一犯起病来腿就痛得不行,她长期坚持服药,控制得还不错。前两周,杭州天气不错,春意浓浓,李大妈就每天就和老伴出去转转,宝石山,北高峰,爬了很多山。结果,上星期,她的腿就不行了,一站起来就痛,尤其是上下楼梯,挪一步,就钻心的痛。

据市一医院的门诊统计,上个星期,关节痛的病人数量已位居50岁以上门诊患者的前五位,就诊数量接近500人次。

市红会医院骨科的费骏医生说,不提倡老年人进行登山运动。人的关节上有软骨,关节软骨的表面光滑,能够减小活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然而,日复一日的行走活动,会令关节软骨有所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骨头之间的摩擦加大,人在行走时就会觉得疼痛。

费骏常常告诫患上关节炎的病人,不要爬山,尽量少走楼梯。他解释说,单脚跨台阶时,膝盖上的髌骨成为人体唯一的受力支点,在微曲的角度上,膝关节要负荷相当于人体自身体重7倍的重力,对膝关节的损伤非常大。
      老人更适合“温和运动”

黄龙洞、西湖边、宝石山,每天清晨,这些地方都挤满了退休老人,他们为了晚年的健康指数坚持运动锻炼,但究竟怎样的一个运动量适合自己,很多人可能答不上来。

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专家说,王大伯的事例值得警醒,体育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温和运动”更适合老人。“温和”的定义很难一概而论,但用脉搏或心跳频率作为评判标准,可以较客观地反映运动量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后心率+年龄=170。举例说,如果是60岁的老人,运动中最大心率每分钟不应超过110次,65岁就不应超过105次。若超过这一心率,应马上停下来或调整运动量。

针对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不提倡的运动项目是举重、角力和百米跑等无氧运动。即使是步行,运动量也应控制在“三五七”,即每天步 行3公里、每次30分钟、每周五次。如果以前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运动量应从零开始慢慢往上加,如健步走先走几千步,再慢慢加至一万步。

选择了适度的“温和运动”方法,就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温和运动”是持续的锻炼,它对人的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健康快乐。

当然,专家也建议,退休后要锻炼健身的老人,最好先到正规医院做全面体检,检查的重点是心、肺功能、血压和四肢、脊椎的情况。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高血脂、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从事什么运动,如何控制运动量,都要请有经验的医生事先开一张运动处方,并严格执行

邓州征途户外俱乐部
地址:邓州市花洲书院斜对面(俱乐部集合地)
联系人:牧师 13525161789   斯巴达克斯 13523651617
崔克:18638978680
QQ一群:228602305   
QQ二群:2286021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5-29 13:39 , Processed in 0.0485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