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64|回复: 18

在“楚长城”摸到历史听到呻吟(组图)

[复制链接]

7

主题

17

回帖

25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25
发表于 2008-3-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楚长城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500多公里,是我国最早的长城。

  然而,河南境内的楚长城,断断续续暴露于群山,被视为乱石,甚至忍受着开山炮火,岌岌可危。有的,或被视为古寨,或被当作土匪城堡……

  其实,长城的破坏史与长城的修造史一样悠久。数千年来,对长城包括楚长城的破坏,从来没有停止过。人们在怜惜长城被毁的同时,应该觉醒了。

“朝秦暮楚”楚长城
  2007年8月中旬,几位朋友相约自驾车游览楚长城。由于楚长城的起点在湖北省竹溪县,我们决定从郑州直奔竹溪,再沿着楚长城的脉络进入河南境内,直到楚长城的尾部。

  汽车一进入竹溪县境内,就好像穿行于绿色长廊之中。车窗外,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随着汽车向远方疾驰,扑面而来的重重绿影在汽车的引擎声中被急速地甩在车后。

  公路通到湖北竹溪县和陕西平利交界处时,赫然被一段水泥做的长城挡住。汽车可以穿城门洞而过,城门洞上方有两个奇怪的魏碑体大字:“关垭”。当地人说,这里就是楚长城的起点。

  停车爬到水泥浇筑的长城上漫步,走完很短的现代伪作,两边便是连绵的城墙,青苔斑驳。极目四顾,能看到的不止是一堵墙,而是有好几道,呈一座城的形状,类似于一些古城池的“瓮城”。竹溪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曰:“秦楚边际山脉绵延陡峭,此地隘口成要塞,两山对峙,一道中通,称关垭。春秋战国,楚于四百六十余年间修建疆防长城三千余华里,宜石则垒,宜土则筑,宜水则堤,要塞必修城堡。关垭城堡为竹溪县周边六处楚长城城堡遗址之一,系石灰拌粘土夯筑而成……”

  楚长城的结构与长城的结构大致相同,也设有瞭望台和射口,气势宏伟。位于城门上面城台的右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是“楚长城遗址”几个大字。城墙左边有界碑,界碑东面刻的是“湖北省”,西刻“陕西省”。可见,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朝秦暮楚”之地。

  走上城楼,一阵阵清爽的凉风拂面而来。放眼四周,成片的云杉,墨绿茂密,亭亭玉立,挺拔高大的塔松和撑天雨伞似的翠柏,浓荫郁郁,遮天蔽日;路边树下绿茵茵的草地上,竞相开放着各种颜色的小花,万千姿态,万紫千红。站在这无忧无虑的绿色乐园中,发觉在这蓬勃的绿色中竟展露着一种生存与美的执著。想象着古城堡的威武雄姿,沉湎于历代将士为国夺江山激战场面的豪迈情怀,我们沉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85

主题

200

回帖

326

积分

一级士官

积分
326
发表于 2008-4-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也是邓州人为什么不知道啊?

是不是因为其它什么背景关系所以才不出名啊??(比如政治方面或……)

有知道的朋友说说啊:handshake
﹏ㄣWō繥歡,赱自己d"路゛.洅愛啲丗堺o┈ 沒铕誰対吥起誰~~抵铕誰o┈吥懂嘚紾☆悕誰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1408

回帖

1527

积分

三级士官

ai 的使者

积分
1527

社区建设勋章

QQ
发表于 2008-4-7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存不完整,也没有欣赏价值............所以你不知道.:/83
田野的味道,有我的存在。
人生的本质:追求执着,学会放弃,懂得珍惜,祝福的心你会懂得幸福,祝你幸福.活着,我愿你活着,要你享受着意义般的生命,那么美丽,那么奇妙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

回帖

25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25
发表于 2008-4-7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的啊!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shock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主题

1443

回帖

2241

积分

版主

绅耆

积分
2241

社区建设勋章小红花

QQ
发表于 2008-4-2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楚长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798

回帖

1331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331
发表于 2008-4-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不晓得
☑男 ☑80后 ☑未婚 ☑有房 ☑没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9

回帖

59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59
发表于 2008-5-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小周 的帖子

在哪里呢?还真没去过,有时间回家了去转转:)
一个恶贯满盈的杀人犯死后进了第十八层地狱。
他听到一个老师在他下面的一层喊救命,杀人犯不解,问判官:
“为什么老师要下第十九层地狱啊?”
答曰:“你伤害的只是人的身体,而他伤害的则是人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7

回帖

25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恢弘的“残垣断壁”

  第二天,我们很快进入河南邓州市,又驱车40余公里,登上了位于丹江水库南岸杏山上的楚长城遗址。举目望去,龙行于杏山之脊,横卧于丹江水库南岸山上,“衔远山、吞碧水”,似苍龙入海,蓄势冲天。




  邓州楚长城由薄层灰岩垒筑而成,是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庞大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它分为两大方城,呈南北坐向,南部方城较大,长约6公里,宽约3公里,跨谷越峰,气势恢弘。北部方城长约1.5公里,宽约2.5公里。北方城与南方城最近处约1米。两方城有城墙牵向南北,构成东西防线。可惜,这些建在险关要塞上的长城,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峰巅上的寨城依然依稀可见,每到转角处便筑有战台、烽火台。在茱连山(杏山中一座山峰)山顶有屯兵城,城墙周围有城墙墩,墙墩由石块围成方形,内填黄土,可能是瞭望台、照明台。石城、石屋、石墙、烽火台构成了楚长城体系,至今大多保存较完好,是邓州市最大的地面文物建筑。

  从邓州驱车200余公里,进入鲁山境内。鲁山境内的楚长城,或巍然耸立在险要的关隘,或巨蟒一样蜿蜒在沟谷峰巅。这些残存下来的古寨墙,清一色用不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尽管它们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但从现存的石墙,仍可寻觅到当年的雄姿。

  听说鲁山与南召县交界的分水岭,有一段保存较为完好的楚长城。于是,我们驱车赶往。高高的分水岭上,207国道像一条练带从东向西缠绕着盘旋而上,至此,又一路下坡,隐入同样青翠的山峦。在这分界处,一条褐色的石砌城墙在阳光下逶迤着伸向远方的峰峦,那就是楚长城。这里峭壁林立,地势险要,层峦相叠,沟谷回环,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南天门、西天门、摩天岭、白云山等十余座。修建在这里的楚长城,宽近两米,高低随地势而不同,有的丈余,有的不及人高,盘旋着,蜿蜒着,一直向南伸展,伸向峭壁,又折向沟谷,起伏着绵延在崇山峻岭之中。

  这里之所以名曰分水岭,不仅是因为两个地区、两个县的分界,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向东流去的水汇入淮河,属淮河流域,从这里向西流去的水注入汉水,属汉水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这巨龙般的楚长城。

  但是,这些楚长城人为破坏非常严重。最初,当地群众用过石寨上的石头围堰造田。后来,直通分水岭的简易公路直逼楚长城,将南召与鲁山分水岭处的楚长城拦腰斩断。楚长城遗址上的巨大石块不知去向,庞大的挖掘机在楚长城身上挖出道道伤痕。曾一度在历史上抵挡千军万马的楚长城,不得不忍受所谓的现代文明对它的肆意践踏。

  原来,分水岭要建一座水电站,修简易公路就为的是方便运送发电设备,他们还要在半山腰拦山修坝。楚长城上的部分石块,就成了他们的施工土方材料。虽然,河南省文物局在得知消息后也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但最终结果依然未恢复楚长城“真身”。


[ 本帖最后由 STG 于 2008-5-7 17:5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7

回帖

25

积分

上等兵

积分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山炸石惊扰楚长城

  第三天,我们进入南召境内。据说,该县板山坪镇周家寨是楚长城的主要遗址。
车在窄窄的乡村土路上颠簸前行,拐来拐去,终于到了板山坪镇华山脚下,一位正干活的老农说,周家寨楚长城就在山上,周围六座山头被干垒石城墙连接起来,长约20公里,六座山头的分布像六朵莲花瓣,因此也称“莲花寨”。


  山上许多地方根本没路,要四肢并用,手攀脚蹬,山路大都极窄极陡,曲折迂回,也不明显,一些被砍倒的树枝横陈路上,需躺着或趴下身体才能勉强通过。山中林密树茂,到处是藤蔓荆棘,不小心就会被带刺的树枝扎一下,或挂住衣服。经过约一个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登上海拔806米的华山主峰。刚刚坐下喘息片刻,隆隆的炮声便在山谷间回荡起来。

  原来,近在咫尺的周家寨边上有两个矿区,最多时矿区多达100多个矿口,为清理碎石,这些矿口每天要放100多炮。矿主们在利益的驱使下,疯狂开采,致使山上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一个个矿点使山体看上去满目疮痍,并不断扩大,对楚长城的保护构成极大威胁。

  我们站在楚长城的南门和王家寨(与华家寨、卢家寨同属周家寨楚长城的一处寨城)举目四望,发现西面、南面的矿口分布在距寨墙都很近的下方,尤其是在南门附近。据向导介绍,在华家寨和卢家寨的下方,最近的矿口距寨墙只有二三十米。
  2003年9月,南召县政府就已下发文件,对周家寨等19处遗址规定保护范围,周家寨作为重要遗址,其城墙外100米被划为重点保护区,100米以外至1000米为一般保护区,并禁止在以周家寨为主的重点文物保护区内炸山取石。

  然而,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开采活动屡禁不止。要开发,还是该保护;为眼前,还是计长远,在这样一对矛盾中,必须作出取舍,南召县终于痛下决心,选择了后者。2004年1月,南召县又召开了文化、国土、公安等各职能部门及板山坪镇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再次强调了楚长城的保护。可楚长城研究会的专家们发现,矿主们似乎觉得文物保护越来越受重视,采矿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反而更加疯狂,夜以继日地抓紧开采。

  资料显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原古长城的保护工作,就必须认定它们的历史地位和相关价值,只有价值认定了,国家的相关保护措施才跟得上。由于中原古长城涉及十几个县,认证将是一项浩大工程。专家要深入山区,进行航空拍摄,看这些长城遗址是否相连,是否有文物进行印证,要进入深山野林,对“楚长城”沿线进行实地考察发掘,靠地方财力,显然无法支撑。

  在楚长城尾部的思考
  经过四天跋涉,我们过湖北,入河南,经河南境内的邓县、镇平、内乡、鲁山、南召、方城、叶县、舞阳,最终抵达楚长城的尾部泌阳县象河乡。

  象河乡古称缯关、泻关、白马关、象河关。那里群山连绵,森木密布。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因修建了一条堪称当时中国最早也是最长的国道“夏路”,加之战事纷繁,版图更变,它的军事和经济价值骤然上升。为防御外侵,楚国便在关山和五峰山中间宽约五六公里的山坳里垒起了一道长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楚长城。这段长城宛如一把大锁,截断了南北交通,截断了侵略者的铁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外敌难入,象河关便成了盛名天下的雄关之一。

  我们站在残缺的楚长城遗址上,回望历史,眼前又浮现出一幕幕悠久而沧桑的历史画卷:从东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起,楚在此修长城,设关隘,屯重兵,借此与齐鲁、魏、宋争霸,再到楚成王三十三年至楚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39年至公元前278年),以及公元前208年陈胜吴广起义的几百年间,战事一直不断,那肆虐的狼烟好像仍在烽火台上燃烧,那边关的杀戮之声似乎还在激荡……

  四天的楚长城之旅,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感到了一种历史的沉重。

  虽然驻足楚长城,如沐楚风,仿佛看到金戈铁马逐鹿中原。但是,放眼满目疮痍的残垣断壁,手抚遍体鳞伤的楚长城,我想试图刨根问底:楚长城为何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还会惨遭劫难?

  捧一把古长城的泥土,揣在胸口,犹如揣进祖先的嘱托。曾经金鼓齐鸣、战旗猎展、铁骑狂奔的古关隘成了一段凝固的历史,凝固了楚长城的坚韧和尊严。虽然它早已斑斑驳驳,但拂去尘封之后,仍能光华四射。

  逝者如波涛,来者如群山,时空隧道深不可测,铺满千古奥秘和玄机的楚长城,同万里长城一样是民族的脊梁,我们早该为它注入强身壮骨的精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975

回帖

1208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208

社区建设勋章

QQ
发表于 2008-5-11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过邓州楚长城游览

  我到过邓州楚长城游览。
  去年的十一假期,我在家里闷得慌,就想到听说过的邓州楚长城去游览 。早上6点,我带上照相机、驾驶汽车,携妻带子,一家三口人就出发了。
  去时对道路不熟悉,只知道在杏山一带,于是从邓州经彭桥寻觅杏山而去。彭桥至杏山一段,道路凹凸不平,岔口又多,一路颠簸,走走停停,不时停车问道,走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
  从公路上行进的汽车里放眼望去,东西两厢高高的山梁上,隐隐约约看到蜿蜒曲折由石头堆造的建筑物,这就是楚长城。我们停车询问老农,在这里停放车辆,开始步行。
  向东穿过一个不只名的村庄,从小道拾级而上。一路上叶片一样的石片到处可见,仔细观察,上边有形同动物和植物的影子,带回一片,好友辨认说是上古化石。
  再往上去,一片片树林,红、绿交织,分外好看。道路两旁的石头奇形怪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树上挂满野果,当然,我们认识、敢品尝的就是在市区果摊上看到的山楂,禁不住大家开始寻摘,装的衣兜满满的。
  不觉之中我们到达山顶。
  楚长城沿山顶而建,蜿蜒不断,有八达岭长城的一半宽,全是石片构成。我们沿石片堆积的楚长城向右手游览,不远一个烽火台,在烽火台内的石缝里钻出一条一米长的蛇,吓得我们不敢再往前走,跳下长城落荒而逃,慌不择路,偏偏让藏在灌木丛中村民们放的套野兔的套子把脚给套上了,摔了一个狗吃屎,坐起来一看,皮鞋也扯破了,正好,套子是用很细的钢丝做的,用钢丝把皮鞋缠绕在脚上可以继续前进。
  不敢乱跑怕再遇到蛇之类的,就在一片草坪上坐下,开始补充水分,分享山楂果 。草坪周围很多叫不知名的野花,把山打扮得格外漂亮。
  两个小时后开始下山了,问道村姑,说是沿着公路向南,过了山口就是引丹江渠首,然后经九重可以直达邓州城,道路宽、直、近,是当年温家宝任副总理时来渠首视察引丹入京“南水北调工程”时专修的柏油路。我们大喜,高呼万岁:原来这就是我们回家的康庄大道!到了山口,有“国家地址公园”“楚长城”的巨大石碑和管理处建筑,我们方明白这里才是游览区入口。说不定几年以后这里就会是收费验票的地方。庆幸我们已经来过了。
  到了渠首,又是一片天地。南边的山上是松树森林,森林间能够隐约看到亭台和游人,这里是开发的旅游景点。背靠山坡向西伸臂,一望无际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淡水库——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淼浩淼,天水一色,让人觉得无限宽广。一阵潮湿的凉风拂面而来感觉不言而喻。哇塞~~~爽!美!
  在这里我们有幸看到一种当地民俗:一对男女正在举行新婚仪式,在渠首大闸门完拍结婚照后,新婚夫妇在乐队和人群簇拥下来到水库边向水库放了一件物品,不解,打听其他游人才恍然大悟:这里的孩子出生12天带上“长命锁”以求能够长大成人,12岁摘下封存,待到结婚时双双把长命锁放在丹江里,祈求龙王保佑下一代同样长命、结婚、生育,生命延续。
  从渠首经九重,一路风驰电掣,40分钟就到家了。

[ 本帖最后由 laohuzhou 于 2008-5-11 18:5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975

回帖

1208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208

社区建设勋章

QQ
发表于 2008-5-1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城的来历

方城县就是因为楚长城在这里是一个方形城墙,所以后人称为“方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8
发表于 2008-10-1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大周 的帖子

欣赏邓州楚长城
楚长城是邓州人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8
发表于 2008-10-1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史志办主任肖华锟研究楚长城多年,大家可以找他交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8
发表于 2008-10-1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不到帖子里发的楚长城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8
发表于 2008-10-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帖几幅吧,欢迎欣赏:
邓州杏山楚长城.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8
发表于 2008-10-1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楚长城兵营遗址一

邓州楚长城兵营遗址一
邓州杏山楚长城兵营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8
发表于 2008-10-1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州楚长城兵营遗址二

邓州楚长城兵营遗址二
邓州杏山楚长城兵营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8
发表于 2008-10-1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主题

684

回帖

1035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5
发表于 2008-10-11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长城的发现, 对先秦史学研究意义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5-22 10:48 , Processed in 0.07206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