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6|回复: 1

“跟着农技站,种田心不慌”, 神农大丰海南农技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论坛新人

积分
3
发表于 2010-3-2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镇企业信息网
春光明媚时节,记者奔走于湘潭县主产粮乡镇,一个又一个田凼坦荡着,路渠笔直,排灌自如,显示了湖湘产粮第一县的“硬实力”。而一个个农技站在服务农民种粮中发展壮大,构筑起这个5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软实力”。
3月2日,记者来到湘潭县青山桥镇农技站,看到大伙正忙着清扫温室,擦洗水缸,准备给谷种催芽。“3月15日前,催好芽的谷种要全部发到农民手中。”站长张振兴一边说,一边提起铺盖放在墙角。催芽那几天神农大丰海南,温室需调控温度、湿度,24小时都要有人守着。
青山桥镇3.1万亩水田,今年计划推广1.8万亩早稻杂交稻。农民只交钱“订”种子,由农技站集中催芽,为散户种田省去一道工序。据了解,由镇农技站提供的种子、农药占到全镇份额的70%以上,化肥也占到40%。神农大丰海南
正在“订”种子的青山村农民杨继军说:“跟着农技站,种田心不慌。”他和村民“订”购了超级杂交稻8种,镇农技站承诺,对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村,派专人负责技术指导。
“镇里农技站号召治虫,村民就统一打药。”另一位村民李爱莲说。去年在镇农技站的指导下,她种6亩双季稻,总产稻谷6.2吨,神农大丰海南超过“吨粮田”标准。
农技站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农服务。副站长朱建林回忆起10多年前乡镇对“七站八所”进行改革,县里对青山桥、响塘等6个先进农技站给予特批,要求“不解散人员,搞集体经营,不削弱服务”。一直以来,这6个农技站的财政拨款不减少,农技队伍始终稳定。
近3年,青山桥镇农技站7名农技员常年驻村神农大丰海南,创办“测土配方施肥”、“免耕抛秧栽培”、“双季超级稻”等百亩示范片,带动农民科技种田,加快了放心农资、新技术的入户率。站里经营农资每年赚回10万元,补贴办点示范、培训农民、印发技术资料的经费缺口。
每到春耕、双抢、防虫治病的关键期,农技员天天都在田间转,转黑了,转瘦了,一心只为多产粮。去年神农大丰海南,青山桥镇双季稻覆盖达100%,全镇种植水稻6万亩,出售商品粮2200万公斤。
走出青山桥,记者来到中路铺。在这里,镇农技站探索出服务粮食产业的路子。
和煦春风吹拂着中路铺镇柳桥村,这里正举办粮食产业对接培训班。镇农技站、神农大丰海南种业公司、聚宝米业公司三方达成协议,基地种植神农大丰海南种业公司的“粤丰优85”,聚宝米业公司以高于市场15%的订单价收购。镇农技站为农民提供无公害种植技术服务,聚宝米业公司则按收购一吨优质稻谷,付给镇农技站20元技术服务费。
柳桥村80多户村民当场签下了260亩订单合同。镇农技站向村民发放绿色生产卡,从品种、施肥、防虫治病建立档案,环环登记。站长康新如说,去年镇农技站办点示范,以柳桥村为中心,连片兴起6000亩绿色食品大米基地。今年,基地辐射扩大到1万亩以上。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神农大丰海南以农技站、农技推广队伍为主构筑的农业发展的软实力,神农大丰海南使湘潭县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标杆:去年全县100万亩耕地,种粮面积18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94万吨,单产500公斤以上,均居全省第一。我们遇到的许多乡亲们说,去年粮食大丰收,期待今年胜去年。
[链接]
我省县乡两级共有农技人员2万人左右,省、市、县、乡形成比较完整的四级农技推广网络。目前,全省4.7万个行政村,半数村配备了专(兼)职农技员,农村科技示范户达到40多万户。省里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市、县、乡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省还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项目资金,用于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55

主题

230

回帖

297

积分

版主

积分
297
QQ
发表于 2010-6-7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农技站,种田心不慌;
等到收田时,农民泪汪汪;
丰收的希望,已经全泡汤;
再到农技站,农技不相帮;
可怜种田人,一季又白忙;
种子化肥钱,农机来催帐;
囊中羞涩无钱给,唯有打工赚钱去;
临出家门才发现,农技技术真荒唐。
人生当如茶,清廉勝浮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5-22 21:41 , Processed in 0.05830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