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0|回复: 3

南阳白河:二坝上游再现桃花水母 二坝下游爆发大片蓝藻

[复制链接]

513

主题

1150

回帖

1703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703
发表于 2008-7-9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端端一池白河水流经城区水质大变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



  桃花水母再现白河
  本报讯 (记者叶子兰 通讯员杨文磊)5年前首次在白河游览区第二级橡胶坝上游被发现的桃花水母,7月7日在相同水域再度出现。
  2003年6月白河水域首次发现桃花水母的时候,本报曾作过及时报道,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还专门到现场采集标本,并进行了初步研究。
  时隔5年后,7月7日下午4点多,两位正在二坝上游五六百米处游泳的市民再次发现桃花水母在水中“跳舞”的奇观。记者随后赶到现场看到,“一朵朵”桃花水母晶莹剔透,柔软如绸,在水中一张一缩,上下飘荡,悠然自得,就像空中缓缓飞行的降落伞,异常优美。
  桃花水母为什么会在5年后再次现身白河?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5年前曾来南阳调查采样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聂品研究员。据聂品介绍,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相当于桃花水母“童年”的螅状体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合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底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白河几年没有再发现桃花水母,要么是因水质状况改变没有分离出水母,要么是水母形体太小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通称“桃花鱼”、“降落伞鱼”。水螅水母,体透明,微带乳白,拇指般大小,由伞部的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水中。桃花水母以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1(叶子兰 整理)

  二坝下游蓝藻爆发
  本报讯 (记者扈书峰 通讯员靳罡)“快来看看吧,白河的水一天比一天绿,是不是出现像太湖的蓝藻了?”昨日下午,市白管委打捞人员拨打本报热线。
  记者立即赶到白河。在氵育阳桥东侧白河北岸,几条船只中间,河水已经变得像绿漆一样,此处的护坡竟然也被染成了绿色。记者蹲在岸边拍摄照片,微风夹杂着阵阵恶臭扑面而来。
  市白管委一位打捞人员说,上月月初时,由于二坝上游需要维修护堤,橡胶坝停止了放水循环,结果二坝以下成了一潭死水,而温凉河水却一天也没有停止排放。仅仅10多天,就在二坝以下水域发现了海绵状的绿色藻类,后经南阳师范学院中英联合实验室副教授刘宗才辨认,确认白河出现绿藻。
  3天前,白河二坝以下水域再次出现绿色藻类,并且一天比一天多,河水也一天比一天绿。由于该物种根本无法打捞,市白管委打捞人员对此束手无策。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刘宗才副教授。“这次出现的绿色生物肯定是蓝藻,出现蓝藻就说明水体的污染比上次更严重”,刘教授说,“近期由于污染加重,造成白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加之水温上升,为蓝藻爆发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蓝藻会在短时间内呈爆发性繁殖,造成水体变绿,并在水面上形成以藻体为主的薄膜,称为‘水华’。”

  相关链接
  水华的危害
  据刘宗才介绍,蓝藻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生长和死亡,使水质严重下降,较严重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短时间内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等水生动物会因缺氧而烦躁不安,严重时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二是蓝藻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毒素,失去饮用价值,人畜饮用水华严重的水会直接造成中毒。
  水华的防治
  刘宗才说,对于小水面,曾有用硫酸铜或生石灰杀灭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副作用,一是对鱼类等有害,二是硫酸铜和生石灰亦会造成污染。对于白河这样的大水面,通过化学方法是难以防治的。如果水华非常严重,可采用滤网打捞的办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惟一的措施就是控制污染源。1(扈书峰 整理)

  如梦如幻的桃花水母。本报通讯员 乔林 摄
  蓝藻把白河护坡染成了绿色。本报记者 扈书峰 摄
  今日关注

513

主题

1150

回帖

1703

积分

三级士官

积分
1703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为什么现在会更加严重了呢?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再这样下去恐怕只能买纯净水喝了:/swea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邓州社区论坛

GMT+8, 2025-7-6 13:47 , Processed in 0.0484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