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亲
我是广东韶关人,我的QQ786372829,我们村庄现存古老建筑围楼和祖堂,大门刻有“东汉家风,南阳世泽”对联。并保存有清代天子时期的十多块牌匾。据我村族簿记载,在康熙年间,有一脉宗亲(邓法守)迁居四川广安,在广安先后遗传后代子孙为邓足满,懋材,奇光,奇渊,奇杰,佰喜,佰朋,懋撂,懋雄,万祥,世能,世达,世荣,世杰。族簿记载在乾隆年代还有书信来住,摘录如下:
取纸流泪,磨墨断肠,含忍同泪修书回家,颔首禀叩,满族前辈膝下兄弟侄孙列上,至今数载益无音信,不知家中老幼安否乎,古云,人居两地,天各一方,只乃云山阻隔,朝夕望空,思想得见族中老幼,共叙相谈,仅叩满族万福,俊叔招兄二位老大人康宁。雍正十一年中粉坪赖佛颖至此说,及寿兰母子身故,不知真否乎,若系此事可怜我兄老来冰波,弟有已介男孙,资兄世鸿弟世凤尔二位有已介男丁,资侄观祖,观兰尔兄弟等有已介新男丁,满族贤兄弟,侄孙总有多少新男丁,家中老幼男妇人情世事如何, 顿首沾恩叩谢兄弟侄孙,看守三代祖坟,有祖母杨氏,前母李氏,葬在上洞荣公后龙右傍,山塘面上有二穴,下一穴即是借重施恩照看祭扫,莫把外人侵葬,不但我兄弟在此沾恩,就是祖在阴灵易阴佑嗣沾恩。再禀满族老幼恕我不孝之罪,我父亲于雍正十二年四月廿七日辰时在家身故,阳寿七十八岁,我母亲本年三月初三日戌时因病身故,阳寿七十六岁,我父死在四川吩咐,父于雍正元年往在四川将粮田一处土名坐落在上洞庙背田卖与邓茂祥,是实我父生借无门,于康熙五十九年三月十三日借的时昭子孙血食铜钱陆千五百文,将契上洞庙背田一长过作铛,是实我今四川不得回归,尔等叔兄,韶俊,奇哲等有祖坟无人祭扫,茂祥父子买田一处,契价钱断少尔等兄弟将我父先当立有铛契一纸付与韶俊,奇哲子孙收检,尔等兄弟千乞投明理论,若茂祥不依将银赎回原田一处。长兄孟吉讳元祝。乾隆元年七月廿六夜酉时因病身故,阳寿六十一岁,在营山县大嫂二个婿帮扶我兄五人,居住广安县本城,名举生理,平常过日。古在常过日,人口平安,托蒙上苍祖宗庇佑,二哥今有三子,三哥今有二子,我今有二子,第五、第六未曾娶亲。再望尔等孙侄门前屎湖,菜园,山林,竹林,孙侄管业,言说不尽见字如面。
邓足满,佰喜,佰朋。
大伯懋材,奇光,奇渊,奇杰。
叔,懋撂,懋雄。
万祥,兄,世能,世达,世荣,世杰。
弟侄孙不能逐一。
乾隆四年四月来函。
欢迎各位有意寻亲的邓姓人氏,查找家中族簿的记载是否与我村族簿有联接,可提供家族簿记载情况与我联系。 帮顶一下,我不是邓姓 {:1_303:} 支持一下楼主 {:1_294:} {:1_303:} 不忘根,不忘本,邓州人好样的! 顶上去,尊敬的邓小平爷爷也出生在四川广安县。 支持
页:
[1]